问:有人说“专复专念佛只是度自己,劝人念佛也有限,劝不了几个。做报恩供一场,可以度无量众生去极乐。参加过报恩供的人觉得很有效果,还有人做了多少次以后,收入都大幅度提升了”,意思就是说,做报恩供非常殊胜,超过讲经说法、自信教人信,应该大力提倡。
净宗之声:
下面分两部分,先总的回答,然后逐条分析。
总的回答有两句:
◇ 第一,仪轨和教理,应该是以教理为主,仪轨为辅;
◇ 第二,正定业的称名和读诵、观察、礼拜、赞叹供养这四种正行相比,正定业为主,其他一切助行、助业为辅。
①
依这两条原则的话,刚才这种认识就不够正确、不够圆满,就是认为报恩供这种仪轨性的作法超越教理和一向专称之上,这是不正确的。
因为教理是根本,一向专称是最终的目的、最高的标准。这些仪轨具体的作法都是辅助性的,而且是枝末性的,必须建立在教理的基础之上。
就好像一棵树,有了根本,枝叶才能生长出来。根本如果丢失了,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。
一棵树的根都埋在下面,也看不见它,树干又没有叶,又没有花,也不好看,根本虽然看不见,或者说比较单调、枯燥,但是这就是根本的作用。
一般人会被表面花花哨哨、枝枝叶叶的东西所吸引,抓不到根本。作为个人的行持,毕竟这些也是从根本上生发出来的,所以也无可厚非。
但是作为法门的建设,这是大事,不能主次颠倒,不能丢了根本,去抓枝末,这是基本原则。
所以,不论是报恩供也好,还是其他的仪轨也好,都是枝末。
②
不要说现在人所做的仪轨,即便是善导祖师的五部九卷也是依这个原则。
◇《观经疏》讲教理,称为“本疏”。
◇《法事赞》《般舟赞》《往生礼赞》《观念法门》称为“具疏”,具疏就是具体的仪轨、作法,是属于次一级的。
这四种具疏一定是以本疏——《观经疏》作为根本,而我们现在人所定的仪轨、作法更是枝末的枝末,这个要分辨清楚。
下面具体分为六点来说明:
第一,什么是报恩供;
第二,做报恩供有没有效果;
第三,效果到底有多大,是不是一次就度无量的众生;
第四,说明为什么参加的人觉得很有效;
第五,说明报恩供能不能代替依教理讲经说法、劝人一向专念;
第六,结论和反思。
①
• 先说第一条,我不太了解报恩供,既然有人问,就要去查查,了解一下。
知道它是现在的法师为了方便利益众生而定的一种仪轨,就好像念佛超荐仪轨一样。
主要有三部分内容:
◇ 其一,就是一些仪轨的做法,比如供灯、摆一些坛城;
◇ 其二,就是一些简单的开示、法理的引导;
◇ 其三,在这当中贯穿一些佛号,念十声佛号。应该说对于接引一部分初机信众还是很方便的,也比较接地气,比较简单好懂。
顺便说一下来历,我看网上有两种说明,一个版本说是法师在闭关期间,阿弥陀佛亲自传授这个宝贵的法门;第二个版本没有说到这件事。
我想,说是阿弥陀佛亲授,这是后人的附会和传说,法师自己没有这么说,这就是迷信化。
因为它后面又说了,这是法师传出来之后,经过大众不断完善、修改,最后定下来、比较好的一个版本。
那阿弥陀佛亲自传授的,还要凡夫来完善修改吗?所以,显然是不成立的,法师自己也没有这样说。所以,希望信众不要添油加醋。
②
• 第二点,做报恩供有没有效果?
答案是肯定的,肯定有效果,而且这个效果还不会差,比放焰口、做其他佛事,效果肯定要好。
为什么呢?这说六点:
◇ 第一,它的教理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,易行道,殊胜。
◇ 第二,它的行法主要是提倡念佛。
◇ 第三,这个仪轨并不是收钱、买卖交易,完全是信众的虔诚。
◇ 第四,它有上下的互动——放焰口,做其他佛事,就几个师父在上面唱,唱的也听不懂——那这个是上下、全场有互动的。
◇ 第五,之所以能互动,是因为它简明、好懂,也不是古奥的文辞。
◇ 第六,参与的人多,现场气氛热烈。主要的还是本愿救度的教理和弥陀的名号。
③
• 第三点,效果到底有多大?是不是像留言所讲的,一场就度无量无边的众生,这是要审慎判断的。
凡是涉及到幽冥界的事情,我们凡夫没有他心通,虚实难晓。所以,语言要谨慎。
它的效果、作用绝对不会超过打佛七,不会超过专修念佛的法会,绝对不会超过闻法安心,自信教人信。
下面说五点教理和一个例证:
◇ 第一,报恩供所召请的,所谓无量无边的幽冥界众生,天上、地下,冤亲债主,历代宗亲,等等这一切,按佛法来说,多数属于三途八难当中。
“三途”就属于八难之一,就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。“八难”就是听闻佛法的缘分有障难,得佛法的利益有障碍,不如人道众生。
那么三途众生既然属于八难当中的范围,怎么反而会超过人道众生闻法得利益呢?道理是讲不通的。
◇ 第二,诸大乘经,包括净土三部经都有得益分,就说佛说这场法,多少众生得利益,多少众生得法眼净,多少众生得无生法忍,多少众生发菩提心。
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就人道众生,有少数天道的众生,很少说三恶道众生得这些利益的——当然不是没有,比如龙王、鬼王,他们在过去世当中“乘急戒缓”,就是出离心比较强,但是戒律比较松弛,这样就堕落到恶道;遇到佛陀了,这个强烈的出离心再次发起,很容易得利益。
所以是过去世的善根而来的,并不是说一切三恶道众生的闻法利益、因缘还超过人道,不是这样。
◇ 第三,《地藏经》说我们人为幽冥界众生念佛,自己得七分利益,对方得一分利益。
那很显然,人道众生自己闻法念佛的利益是七倍于其他众生。如果一场报恩供下来,就度了无量无边,几百万、上千万的众生,那人道众生要度多少呢?七倍利益,如果是幽冥界度一百万,人道应该度七百万;那么人道如果度了七个,幽冥界可能只度一个啊。
◇ 第四,我们学净土宗一定要依据净土三经。净土三经里面并没有这样的记载,也没这样的说明。
◇ 第五,学净土宗要依据历代祖师的教言,历代祖师也没有这样的教导,也没有这样的提倡和做法。
历代祖师、菩萨是深达教理、深契佛心的,弘法是他们一生的使命,那么他们不知道哪一种弘法方式能够最有效地利益众生吗?如果他们都不知道,我们今天的人反而知道,超过祖师,这也说不过去;如果他们知道,而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?
明代的莲池大师做过一些仪轨、忏法等等,但这都是作为辅助性的手段。莲池大师毕竟是以讲解、著述作为弘法的正道、规范。
上面说了五点教理,下面说一个例子。
多少年前就有人告诉我说“某某地方举办一场念佛法会,超度幽冥界,哇,都有人看到了,几百万几百万、上千万上千万”。
当然对方不可能故意来说假话,我当时也觉得很兴奋,很稀奇,后来听得多了就发现这里面有说道,不是那回事。
比如说张三那里这么报,李四那里这么报,甚至有些莲友都非常兴奋,听说哪里做这样的超度法会就赶紧搭车,长途奔赴而去。
冷静一想,它不符合教理,所以觉得这里面有说法。比如说,张三这里说“唐太宗在我们这里超度了”,结果过了两个月,李四在那里又说唐太宗也来了。往往都加一些历史名人,蒋介石啦,关公啦,都出来了。
既然被前面的那个法会超度走了,就到净土了,怎么后来又跑到你那个地方去了?唐太宗都跑了好几回了。可知这里面就有虚假伪作的成分,不真实。
④
• 第四点,为什么参加的人都觉得很有效果呢?这就是所谓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”,这里面是非常微秘的。
所谓“心境互感,如镜互照”,就是说在这个法会活动中,参加法会的人,人和人之间,你的心感我的心,我的心感你的心;还有人和这些召请的三恶道众生之间,你感应我,我感应你;还有台上引导作法的人和台下的信众也有互相的心灵感染,就像拿两个镜子对面一照一样。
两个镜子对面一照,你会发现中间的物像互相之间重重无尽,其实就是一个东西,但是一看有千重影万重影。
人心和人心就像两面镜子一样,互相一对,其实就是那么一件事;但是你鼓荡我,我鼓荡你,你在我这边反应,我在你那边反应,互相又反应,反应又反应,这样显成千千万万。
其实在整个法会当中,还是人的心志比较为主,它能感通,或者是主控整个法会的气氛,所谓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”。
幽冥界的众生主要是看参加法会的人,如果你心中有这样的喜好,愿意有好的效果,它就会给你虚报,恍现一些东西。
所以,什么几百万、几千万、无量无边,其实都是愚痴被骗的结果。这就好像过去的卫星田一样,说一亩地打多少稻子,一万斤、两万斤、三万斤,明明是虚报了,但是上面的人相信,底下的人就这么报。
所以,来参加法会的人都希望这个法会度了多少多少人,你有这样的想法,人家就给你虚报。
再就是,在这个场景里面,大家都很兴奋,不了解教理,失去了理智和平和,就好像传销现场打鸡血一样,都很兴奋,这也会产生虚幻、妄念、浮夸。
另外就是参加法会的人的心不够正,比如说求福报,说参加几次法会以后,收入都增加了。
引导大家的法师是要让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结果你在那里求收入,显然心不正,心不正也会感应一些不正的东西。
也许你的收入增加是真的,但是这也很可能像股票一样,一时上涨,过一段时间后会大跌。
因为如果你的福报没增加,收入增加是不可能的,这都是一种别的手法,一时累积来的。
当然,如果是通过念佛灭罪了,增加福报了,或者说你本分当中就有的,那也不是稀奇,也不是说自己另外贪得而来的。
⑤
• 第五点,做报恩供或者其他仪轨,能不能代替讲经说法、以教理劝人念佛?显然不可以。可以作为辅助,但不能代替。前面说过了,本末要分清,本立而道生。
略说四点:
◇ 第一,不管是佛菩萨、祖师、善知识弘扬佛法,所谓弘法利生的正道,都是讲经说法、著书立说,以教理而劝人,这个当然比较辛苦。
那么祖师、菩萨不知道这个辛苦吗?如果说有更巧妙的方法,用力少,得效速,做一场报恩供就能度无量无边众生,那何必要去讲经说法呢?难道祖师不知道吗?佛菩萨不知道吗?他们创造不出这个仪轨吗?这很显然。
◇ 第二,所有的仪轨都必须受教理的指导。就是前面讲的,以教理为根本。
如果仪轨代替教理了,就好像以树上的一片叶子代替树干,那完全是颠倒了。
久了这里面就难免生出弊端,所谓迷信、受误。如果有佛法的教理存在,一切归入一向专念,反而会干净、坚固,不会受迷、受误,也能保持这个仪轨长久地繁荣下去。
◇ 第三,所有的仪轨、作法都是正行当中的助业,不可以代替正定业。
◇ 第四,念佛,即使干巴巴念佛,什么也不懂,也没有仪轨,但是效果不会差,甚至更好。
就像这个报恩供,从头到尾看下来,还是凡人讲话的多,念佛念得少。
那么对接引一部分初机,他必须有一些引导性的语言,那是蛮善巧方便的。
但是引导的语言,所谓定散二善,最后都要归到一向专念。
那么专修念佛,效果当然更好,只是不渲染而已,也没有虚夸。佛菩萨都看得很清楚。这是必然的道理,所以不能代替。
⑥
• 最后,结论和反思:
报恩供,包括其他仪轨,主要是净土念佛的,都有接引众生的方便,都可以参加。如果觉得有缘,都可以去参加。
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调节,有些趣味,加以语言的引导,也比较热闹;另外,语言比较明白晓畅,比较接地气,让人家有个抓手,大家可以共同互动参与。
那么它的不足之处,就是形式上相对地繁复,内容上、教理上还相对地薄弱。
怎么说呢?你看这个报恩供,不管是它的供具还是召请,它里面除了念佛之外,也会加一些咒语,比如大悲咒、往生咒,什么真言咒,什么变食、普供养等等,这些其实都用不着。可能是和一般的佛事有一个衔接吧,相对还是比较杂。
报恩供和HJ上人编的《念佛超荐仪轨》性质应该是一类的,但是不如《念佛超荐仪轨》那么圆满,那么简明。
比如说其中最重要的关于“乃至十念”的开示,稍微看了一下,一般的多数就说“念一声、十声都一定往生”。
这在当时的场合作为鼓励性、肯定性、口号式地去强调它,也未尝不可,但是就真正的实义来说,就有所欠缺了。
如果觉得有缘,是可以做的,也是有利益的。但是要注意,这是本末的关系,不可以本末颠倒。
另外,要注重平常的闻思,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的仪轨。可以通过助行而归入一向专念,在接引初机的时候有它的方便。
那么进来之后,进一步来讲,就要一向专念。整个报恩供从头到尾,念佛其实也就是一两百声,是很少的。
希望我们一些念佛人能老老实实,闻法安心来念佛。
如果没有正确的安心,光靠这种仪轨,现场的作法,打鸡血,这是不能长久的;那弘法更没有底气,缺少力量。
希望大家能把好事做好,能够体谅、体会法师的善巧方便和慈悲,同时要理智、平和,不夸大。
之所以会有夸大,还是因为不了解教理。所以,从这一点也就知道闻熏教理的重要性。
“我年纪大了,教理听不了了,我智慧不够啊,哪懂那么多?”那怎么办?一向专念。一向专念是最稳当、最稳妥、最高、最妙、最终的法门。
所谓“最终”,就是一切归根结底都归到一向专念。
如果只是好奇妙,好热闹,好浮夸,恐怕到最后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,那就太可惜了。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 建立正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