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说一向专念与行善(下)

结论

【唯说念佛】

第六点是结论,结论就是唯说念佛,不说别的,要谈只谈念佛,加个“唯”字。

● 为什么呢?

因为念佛之外不见善,念佛之内的善都归到念佛当中,所以只说念佛。

● 有人问“只说念佛,不说善吗?”

善也在念佛里面,因为念佛之外不见有善。就像前面讲的,“唯见佛光”。“那念佛内有善吗?”念佛内有善,所以不在念佛以外去说了。

就好像一棵树,树外面没有叶子,树里面有叶子,所以在说树的时候,就全部都有了。

作为一个念佛人来说,念佛之前他可能自己认为有善,比如一般讲的三福,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,五戒十善;但是念佛之后,他不再认为自己有善,看不见了,也不认为这些了不起。但是,他不拿到嘴上说,并不代表他不做。

既然他不见自善,也不认为有自善,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归在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当中。所以他也是“唯说念佛”,讲这些善也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
所以,你问一个念佛人“你要不要行善?”就等于问一个首富“你要不要发财?”他都已经是首富了,还问他要不要发财吗?又好像问一个吃饱的人“你要不要饱?”他都已经吃饱了,你还问他要不要饱吗?对于一棵枯死又复活的树说“你还要不要树叶?”它都长活了呀!

所以,对于一个念佛人,根本不存在“还要不要行善”的问题。念佛,自自然然就会生出诸善,就好像这棵树活了一定会长出叶子。

因为佛是一切善法的根本,得到根本,当然就会得到枝叶。

念佛这个善,是佛的善,这种善不是世间的善法,也不是声闻善法,也不是菩萨善法,它唯一的是佛的善法。所以,只按最高的来谈,只说念佛,不说别的。

念佛这种善法,包含了愿生心、菩提心、大慈大悲心。

比如,念佛人行布施,世间人也行布施,但是世间人行布施会沾沾自喜,“你看,我有布施啊!”但是念佛人行布施,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。你说这两种人,哪一种人境界更高呢?

如果以圣道法门的修行,达到三轮体空了,就能“布施不见布施之相”。念佛人虽然还是凡夫,没有达到三轮体空,但是因为他一切归于阿弥陀佛,归于六字名号的功德,所以他也是“布施不见布施之相”,心中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。

同时,念佛人布施或者孝养父母等等,他跟世间人所做的,表面上看起来一样,本质上完全不同。

● 为什么呢?

因为他是从念佛当中生出来的,是饱含了愿生心、菩提心和慈悲心的;他和世间人没有愿生心、没有菩提心、没有慈悲心所行的,完全不一样。

世间人行布施,行孝养,仍然是三界当中的善,仍然是颠倒、染污不净的善。

可是,念佛人所做的善,通通都归入念佛之善,它是超越的、清净的。

就像从树上长出来的叶子,它一定跟树干、树根是同样的成分,是活的;塑料做出来的叶子,再像真的,也不是树上长出来的,所以就没有那个成分。

念佛人行出来的善,一定是佛的善,它不属于世间善法。

表面上看都是扛一袋米,都是给别人帮忙,“你念佛了,怎么你扛的米跟我就不一样啊?”“就是不一样。”“为什么不一样?”“我是念佛的。”因为他们的心不一样。

一切的善恶业,都是以心为业之体。愿生心、菩提心、慈悲心、念佛心所行的事,跟没有愿生心、菩提心、慈悲心所行的善事,业体当然不一样。

就好像一把刀,纸做的刀跟金刚做的刀能一样吗?形式虽然一样,但是它们的体不一样。同样是扛一袋米,形式一样,可是心不一样。

所以,念佛人不觉得自己在念佛之外别有善,这些善通通归在念佛中。

所以,要谈还是谈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就像刚才打的比喻,从树里长出的叶子,跟树的本体一定是同一成分,它就是树。

◇ 所以《无量寿经》里才说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;善导祖师才说“一向专称”,又说“无问罪福时多少,心心念佛莫生疑”,又说“一切凡夫,不问罪福多少、时节久近,但能上尽百年,下至一日七日,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定得往生,必无疑也!”

◇ 《观经》九品当中,上六品是修三福的众生,下三品是造罪的众生。他们通通都往生,这就是“不问罪福”。

修福的人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造罪的人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那不就是通通一样吗?所以不问罪福。

◇善导祖师又说: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。”

“得生”就是能够往生。一切善凡夫能往生,一切恶凡夫也能往生,原因在哪里?

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,都是靠念佛之善。

所以,讲“一向”就是没有“二向”,不知道有善恶罪福的分别,也不分别善恶罪福。善恶罪福都是众生之相,唯依念佛,这才是“一向”。

如果在“一向”当中又分开,“你看,我又念佛,我还行善”,这不就成“二向”了吗?唯依念佛,通通归到念佛当中。

为什么不问罪福呢?因为看不见罪和福。并不是不知道,哪个人在造罪、哪个人在修福报还不知道吗?是不分别这些,唯一说念佛而已。因为罪也好,福也好,都是弥陀要救度的对象。

所以,念佛人最好不谈这些,谈这些就是谈是非,容易让脑子分叉,心不能专一,破坏一向专修念佛的宗旨。

所以,要谈就谈怎么把这些分别对立的观念统一在一起,归到一向专念,这是我们谈的立场。如果谈的效果、最终的结局是让人心里分叉了,这就谈错了。

所以法然上人说:“欲信念佛之人,纵使能学一代之法,亦成一文不知、愚钝之身,如同无智之辈,勿现智者之相,唯一向念佛。”也有古德说:“如果你知道佛心中讲的善恶是什么,你才有资格谈善恶。”

因为我们众生讲的善啊,恶啊,罪啊,福啊,在佛那边是不问、不谈、不说的,因为我们不知道佛的标准是什么。这就是让我们念佛的心归到单纯,归入一向。

【例证】

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,这是我亲自见到的。

昨天我看到几位新发心要出家的净人,在月岩寺后面的山上,因为之前下雨,那里流了一个小水洼,我看他们拿了一个小网在捞什么。

我问:“你们干什么呢?”
他们说:“我们救小蝌蚪。”
“噢,那小蝌蚪长成青蛙不就行了吗?让它们自己跑出去。”
“来不及了,太阳这么大,一晒水都晒干,就烫死了。”

果然,后来我去看,里面就没有水,都晒干了。

我就故意问他们:“救小蝌蚪,大的小的都要救吗?”
“对呀。”
我说:“长得美的要救,长得丑的也救吗?”
他们笑了:“小蝌蚪还有什么美的丑的?我们看都一样,看着都可爱。”
“噢,那么善的恶的呢?”
他们就更笑了:“哎呀,小蝌蚪还有善和恶呀?你真会开玩笑。”说我在开玩笑。
我说:“你们为什么要救它们呢?”
“为什么?它们是生命呀。”

答案很简单。这件事给我们很好的启发。

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,我们就是小蝌蚪,三毒的太阳很快就要晒干我们寿命的这点水,不等我们自己修行出离,就好像小蝌蚪变成青蛙一样,没有这个时间,我们的寿命就到了,就轮回去了。

他们去救小蝌蚪,是小蝌蚪喊他们去救的吗?是谁发工资请他们救的?都没有,他们是主动来救的。为什么呢?出于慈悲心、怜悯心,看到它们是生命。

佛救度我们,也是主动来救度我们的。为什么要救度我们呢?是怜悯我们有佛性的生命,众生都有佛性。

所以,既然看到我们有佛性,佛性的生命是平等的,所以阿弥陀佛主动、平等地来救度我们。佛没有说“这个是成功人士,是‘大蝌蚪’;那个是失败人士,是‘小蝌蚪’”。

所以,佛来救度众生,不分别众生的大小、美丑、善恶。你要讲善恶,等于是跟佛开玩笑。

就好像我们救小蝌蚪一样,有人说“啊,你连善恶都不分啊?这个是善蝌蚪,那个是恶蝌蚪”,人去救蝌蚪还分善恶吗?但是在蝌蚪之间,它们可能会分善恶。人去救它们,哪会讲善恶呢?

阿弥陀佛主动、平等地来救度众生,绝对不会分善众生、恶众生。因为佛看中的是我们的佛性,并不看中我们的善恶。善也好,恶也好,对佛来讲根本看不中,佛也不会以众生的善恶标准作为标准。

所以,如果我们一定要讲善啊、恶啊,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衡量阿弥陀佛的救度,这就是跟佛开玩笑,这就是戏论佛法。

这个例子很能够给我们启发,人心都这样,何况是佛心呢?

所以,阿弥陀佛的救度,绝对是主动、平等、无条件、无分别的。

【释疑】

第八点,解释几个疑问。

◇ 第一,佛为什么还要说诸善?比如在《观经》里就说了定散二善。不是唯说念佛吗?干吗还说这些呢?

佛说法要对机。

佛出现在人道,是为人类众生说法的;但是佛教化的对象又不限于人道。既然以人道众生为主要对象,人道才有这些东西,所以为人道众生说法的时候,才说这些。

如果是跟饿鬼道、畜生道讲,会讲孝养父母之类的话吗?就不会说了。这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,人以这个为贵重,就顺人的习惯说一说。

而且,也是对人道当中能够行善法的人,或者是有条件、有可能行善法的人,才讲这些。像下品下生那个临终的人,讲这些根本没有用。

而且,也是对那些有可能行善法,或者做了善法,并且骄慢地以人间善法为贵重,为了折伏这些人的骄慢,方便摄伏他,引导他归入念佛,佛才说人天诸善。

通过循循善诱,逐渐引导、提升,显现念佛的超越性,而归入念佛。这是佛讲人天诸善、定散二善的目的。

因为如果不说这些,直接说念佛,他们接受不了。念佛是佛的智慧,能相信念佛法门是很难的。善根福德因缘不够的人,福报不够的人,智慧不够的人,心量不够的人,跟佛的缘分积累得不够深的人,他一听,没办法接受,他就跑了。

所以要把他勾住,先讲一些让他觉得挺好的、挺看重的,先用这个把他抓住,先就他的根机来说。

● 《无量寿经》里就说:“不能明信佛智,然犹信罪福。”

讲专修念佛,这是给明信佛智的人、善根成熟的人讲的。还有人不能明信佛智,但是他还相信罪福因果报应,那就从罪福、善恶开始说起。

● 所以善导祖师说: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,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。”

说定善、散善的目的,不在于说定善、散善,是要导归到“一向专称”。

● 所以法然上人说:“若无定散,何显念佛特秀?”

没有定善和散善,怎么能显示出念佛法门特别超越、超出诸善之上呢?这也是比较,叫“比较显胜”。

◇ 第二,有人说,净土门也有真谛和俗谛,真谛、俗谛是双脚并运吗?真谛是念佛,一向专称佛名往生;俗谛是行世善。这两个不是一个都不能少吗?就像两只脚走路,少一只脚都不行。

这个比喻不恰当。

净土法门是乘船的法门,两只脚也可以,一只脚也可以。因为不是靠你自己步行,你把重心放在船上就可以了。

你是一只小虫,用四只脚也可以。因为不管几只脚,都置于无用之地,只要把重心放在船上就可以了。

如果这个比喻说得通,就说明念佛的功德、功能还有所不足,这怎么能叫“一向专称”呢?

也说明念佛和余善是可以并列相比的,因为双脚并运嘛。所以这个比喻不恰当。

◇ 第三,有人说,行善有助于临终善终,所以念佛还要注重行善。

这种说法,也没有深刻地了解念佛的内涵。

念佛是从“机法两种深信”引申出来的。临终会不会善终,不是光看临终,现在就看得出来。

如果这个人具足“机法两种深信”,他的身心就会柔软。因为具有机深信,他就不会一味地苛责别人,就会谦卑;具有法深信,就有法喜。

这样,在他当下的心境当中,就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柔软,临终当然就能走得好,因为他的心境是善软的。

所以经中说“触光柔软”,这个“光”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,也是阿弥陀佛的名号。念佛就能善终。

阿弥陀佛有十二光,清净光、欢喜光、智慧光、无量光、无碍光、无边光……这些光还不够吗?

所以,如果说“光念佛可能不足以达到临终的善终,要加上世间的善法,才可以临终善终”,这也会破坏专修念佛之旨。

像清朝的王呆头,他那么傻,根本就不懂怎么孝养父母,也没有这样的机会,也没有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善事,他走得那么好,不就是因为念佛的功德吗?

可是我们在现实当中看见,有些人虽然念佛,但他走的时候并不好。这就是他对念佛和对“机法两种深信”的领悟还有不足,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
当然,这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。并不是把念佛放在旁边,去行善;而是在念佛这方面进一步深挖,引发出他内在的佛性功能,引发出他的善心柔软,他自然就会行种种善法。即使他没有因缘,没有去做,也仍然可以善终。

如果在“机法两种深信”,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,在全身心靠倒和归命这方面有所不足,他就算行再多的善法,也未必能够善终,因为心很僵硬。

当然,我们在这里讲“未必”,因为众生根机各个不等,他如果不存在骄慢心,也可能在种种善法当中得到心地调柔,那也有帮助。

但是这种帮助,还是要以念佛作为根本,不然的话,即使善终也不值得夸耀。

像外道的一些人,还有一些人本来心地就很善软,他们走得都不错,但是他们往生净土了吗?没有。那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?

如果是专修念佛的人,即使心地还不如他们那么谦卑,或者走的时候,相也不如他们好看,只要信愿具足,就已经平生业成了,也决定往生西方净土。

◇ 第四,如果有些人住于邪见怎么办?他听到说“只管念佛”,他可能就什么善事都不做了,甚至干坏事了,因为他说“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嘛!”

这样的人,并不是我们讲念佛法门讲错了,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进入念佛。他有“机法两种深信”吗?他邪见那么大,怎么会有机深信?

机深信就是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。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人,想把自己的病治好都没有办法,怎么还会去故意再得一个重病呢?

昙鸾大师说:“蛇性虽曲,入竹筒则直。”

“竹筒”就是念佛法门;“蛇性虽曲”就是种种的邪见。如果真的归入念佛,所有的邪见自然就抛弃了,不得不直了。之所以还这样邪见,就是因为没有入念佛。

你再不让他进入念佛,说“你就保持这样吧”,那不是永远让他“蛇性虽曲”了吗?

对于这样的邪见众生,唯一的办法就是循循善诱,让他进入念佛;而且让他明信佛智,了解佛法的慈悲,全身心地归命和投靠阿弥陀佛。而不是把念佛搁在一边,放任他的邪见,或者抱着一些自以为是的见解,说:“你这样也对,你就一边念佛一边行善吧。”

因为在他的概念当中,他把所谓的善法跟念佛看为平等,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念佛。念佛是“称彼如来名,如彼如来光明智相,如彼名义”。

如果把念佛看作跟世间的有为善法一样,为什么有的人会轻视念佛呢?“你就是念佛嘛,就那么一句话,空空荡荡的,我做善事多实在啊!”

把有为、有漏、有相的善法,凌驾于念佛之上,世间人的邪见就体现在这里。如果你认同他,“那就把念佛和世间的善法相提并论吧”,这样不可以。

再者,有的人念佛,他没有住于邪见,他也有正知正见。但是毕竟还是凡夫,烦恼不自在,还没有显示出高僧大德那种柔软的心性。我们都是这样,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;我们说别人的时候,我们自己也是这样。

所以要体谅他,这是众生的烦恼不自在,并不是念佛有过错。

善根开发有早晚,向阳花木早逢春。同样一棵树,结果子还有早成熟和晚成熟,何况是众生呢?累劫因缘都各不一样。当然,遇到念佛,总的趋向都是往生净土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有的人心性比较调柔,有的人是在调柔的过程当中,还没有那么调柔。所以,就不要那么着急,不要指责他说“你只管念佛,都没有行多少善事”。

他有烦恼,不自在,他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呢。就像一棵树,它的根已经活了,只是叶子还没有长出来,所以没有必要拿胶水贴几个塑料叶、塑料花在上面;耐心一点,再过一段时间,叶子就长出来了。

有人说“我看他这辈子都没办法改,到临死都改不了”,也有可能。可是一旦到净土,不就枝叶葱茏了吗?

重要的是要看到他有正确的信仰,有在念佛,他内心的菩提之树已经抽枝发芽了。

虽然在世俗生活当中,他一时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效果,让人人都赞赏,但是我们要有眼睛,看到他内心佛性生命苏醒的地方。

这也说明我们念佛人要有勇气,要有智慧,不要随着世俗的价值观而改变,也不以世俗的价值观为标准。我们唯以念佛的信仰为标准。

一个人即使曾经犯了五逆十恶这样的重罪,只要他一念归投阿弥陀佛,我们都赞叹他为“善男子”,都是“人中芬陀利华”。

如果按世间的标准看,他根本就不算什么,按世间来看他就是个大恶人。但是在《观经》当中,佛说这是“人中芬陀利华”,是“善男子、善女人”。

这样的话,几乎是要得罪世间的观念,几乎把世间人都得罪遍了,“这样的人都称为‘善男子’啊?他还有资格叫‘人中芬陀利华’?凭什么?就凭念几句佛啊?一点善事都没做”。

人言可畏,世间人讲多了,我们有些人在弘扬念佛的时候就担心害怕了,“阻碍力太大了,他们都这样认为啊,那我们修改修改吧。我们既讲念佛也讲行善,真谛俗谛如两条腿走路……”。

当然,这些地方都比较细微,出发点也是好的,但是一不小心就落到了世间善法、世间标准、世间价值观的陷阱当中,这里面就有所谓的“外道相善,乱菩萨法”,这是一个大是大非、根本原则的问题,不可以含糊。

◇ 第五,我们不可以离开念佛,另外去谈所谓的善行;也不可以离开真谛,另外去论所谓的俗谛;或者把念佛和世善、真谛和俗谛并论。

如果把它们同体并论,就会破坏“一向专念”的宗旨。

因为它们不可能同体并论的,这从一开始就说得太多了。

◇ 第六,一切都要归入念佛当中。

表面上看这个人有亏欠,不是俗谛有亏,是真谛还没有透彻。所以,看见俗谛上有所不足的话,一定从真谛来补,让他进一步了解机法两种深信,而归入一向专称。

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,先蒙阿弥陀佛的救度,由阿弥陀佛的慈悲心当中自然行出善来,不能着急上火地、忙乎乎地说“哎呀,在念佛之外去讲究世善吧”。

◇ 第七,纵然我们遇到了有邪见的人,我们不要依他的邪见,不要被他所转,反而要站稳立场,才能转变他的邪见。

◇ 第八,如果遇到骄慢的人,他以世善作为他的标准,对这些人我们就注意一点,所谓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,就不跟他多说。

因为彼此不在一个平面上,你以念佛为最高标准,他以世善为最高标准,怎么能讲到一个层面上呢?你讲得不好,他会说你把世间善法的规则都破坏了。

念佛当然不要破坏世善规则,为人道众生讲法,如果能够顺便建立人道的善法,这也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。

但是,前提是不要拿佛法作人情,不是牺牲佛法的立场、牺牲解脱成佛的根本原则,而去讨好世间善恶观念、世间价值观念。

所以,虽然可以方便诱导,但是不要自破本旨,不要破坏我们本来的宗旨。

【总结】

最后,关于念佛和世善,确实是难以表述清楚。你讲得过了,别人觉得你破坏世善。

因为世间人,毕竟绝大多数对念佛没什么概念,都以世善作为最高的标准,甚至有人说:“教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那娑婆世界就没有人了呀!”所以,他的眼光就是很短浅,就认为娑婆世界是了不得的地方。

就好像叫大家都发财,“啊?都发财了,没人做穷人了,那怎么办?”就好像让坐牢的人都自由了,“啊?都出去了,没人坐牢怎么办?”这就是眼光短浅。

所以,为什么讲“一向专念”呢?因为没办法跟他们说这些,只有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。

还有的人很狡猾,“你看,我们都赞成你念佛了,你怎么就不赞成我们的观念呢?”我们当然赞成世间善法,可是我们赞成的角度、立场不一样。

维持世道人心,维持世间的基本秩序,对人心的安定、社会的福乐,包括对修行的基础条件,都是有帮助的。但是不限于此,这还是不究竟的。

所以,破斥的目的是要给予更好的结局。

比如一栋房子,你觉得很好,但是它已经惨不忍睹,没办法住,所以我们要帮你拆了;帮你拆了,搞破坏了,目的是要给你盖一栋大别墅。

这和帮你拆了根本不给你盖,能一样吗?所以,拆房子并不代表就不好,强盗来拆和拆迁队拆了给你盖新居,那就不一样。

好,你要拆他的贫民窟,他不让你拆,那你就迁就他吧,让他住吧。你过于迁就他,但是他的卫生条件、安全度都非常差呀。

众生种种邪见的“贫民窟”,我们最终是要把它拆掉的。他暂时不舍得让我们把它拆掉,我们只是暂时迁就他,不可能永远迁就他。

所以,如果你遇到一个人,他把他的贫民窟看得好得不得了,就像世界上最好的皇宫一样,你要拆了,给他盖大别墅,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别墅,他又怀疑你,“你是不是要打家劫舍?”你就挺为难的。

这就是难,所以净土法门难信难说。“怎么能相信你会给我盖个大别墅呢?大别墅在哪儿?我都没见着”,其实已经建好了,在极乐世界。

虽然讲了一个多小时,但是自我感觉也没讲明白。因为这个话题比较缠绕,左讲右讲,也不敢讲透,又怕伤了人的心,刺着他。

讲轻了,力度不够;讲重了,又怕讲跑了。所以,带着这种矛盾的心理,实在是不太好说。还是希望“响鼓不用重锤”,有缘的人听到,能得利益就好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