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当然,问了,我们就共同学习,共同分享吧。
“心性调柔”,“调”是协调、调和;“柔”是柔软。
这种形象说到心中,就是心里对于逆顺境界、亲疏人情,都能一概而过;反过来,就是刚强之相,不调柔,非常地硬。如果静止的时候,它像一块钢铁、一个大石头,不柔软,固执地保持自己的状态,不能随顺而转,这是从心上来讲。
结合我们的心态,当我们遇到冒犯,遇到别人侵犯我们的尊严、面子,或者侵犯到我们的利益,或者仅仅只是观念不一样——我说的话他不赞成,他跟我想的不一样——这时候你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心里起毛,不舒服,这是刚强,“你触犯了我,碰到我了”,发起冲突了,就开始皱眉头,面现不悦之色;如果再发出来,就可能出言反击,恶言相向,恶口相喷,甚至大打出手。这些都是不调柔。
即使没有表现出来恶劣、激烈的行为,在心里也堵得慌、憋得慌、闷得慌,甚至要摔东西才觉得解恨。有些人就把自己害得病倒了,把自己给撂倒了,血压升高、脑血管爆裂了,这都是刚强之相。
其实,这就是自我的一种我执见解。有时也可能对方是对的,是合情合理的,但是因为跟我冒犯了,那我就过不了。所以经中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,我们都属于这样的。
世间人,以此为英勇,以此为无上光荣和价值。因为他们没有正知正见,也不想打破我执,也不想柔软,“柔软会被人欺负呀!”所以他们倒没有这些概念。那么修行人,念佛人,我们了解,所以能问到这个问题,“我怎样能让心性调柔,有慈悲心”,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见解了。这种心境,虽然没有做到,但已经是超凡的了,比一般凡俗人超越太多。从这点来说,值得恭喜、庆贺、赞叹。
真的认识到这一点,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怜愍,想到我们都是凡夫,我本人也是凡夫,罪业深重,智慧浅短,没有资格、能力、智慧,也完全是一个无明业障的凡夫,丝毫不比别人强,可能比别人还差,怎么能去指责人家?那么刚强、自以为是,自己还是盲人一个,生下来的盲人一般,然后说人家这不对、那不对,就觉得这样很丑陋。
但是我们习性会自以为是。如果能观察并了解到这些,有时都觉得不好意思见人。前面说了一些话,回头想一想,“真是丢脸,在那里讲大话”。这样反而要求对方怜愍,请求对方原谅,至少咱们也是同病相怜,在苦短的人生路上互相扶持,不要互相伤害。
由于烦恼的习气,遇到人家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,或者不顺我们的心,难免还会烦恼现前。但是如果久久思维,有机深信,我们内心当中就会更加敏感,觉察力会比以前更强,不像一般世间人,“我就顺这个劲,我就永远对”——不会这样。“哎呀,也可能我错了,哪里错了……”
所以即使再起烦恼,还有刚强的习气、惯性,但是觉察力强了。同时,这种刚强性、暴躁性也会减弱,强度会弱,时间会短。以前在那里半小时过不去,现在可能三分钟、一刹那就过了。
另外频次也会减少,以前可能一天要发脾气十次,现在可能就发一两次,或者半个月不怎么发。这些都是进步,要反复去操练、打磨。
简单讲,机深信能让我们的心柔伏。
◎ 我们为什么没有真实慈悲呢?
不知道实相,不知道众生虚妄。所谓“知实相”,是指极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,这一一都是实相。我们因为知道极乐净土是实相,反观就知道娑婆世界这一切众生是虚妄相,知道众生虚妄相,就能起真实慈悲。
◎ 为什么呢?
就是平常我们把众生看得太真了,以为实有众生、实有生死,有你有我,这样,“我”不就建立了吗?这样就有冲突和纷争,就起不了真实慈悲,有人有我,怎么有真实慈悲呢?当然,这个境界很高。
◎ 从调柔心来讲,也是一样的。
如果知道众生虚妄,那何苦跟他对立、冲突呢?一切以忍让为格、忍让为先,何必相争呢?这样就心性调柔。
“知众生虚妄”,看见众生在这个世间造罪造业,妄生妄死,妄苦妄乐,就像一个表演的戏子一样,在那里一会儿欢乐了,一会儿流泪了,这都是虚妄造作。人家是这样,我也是这样,在这里苦乐升沉,都是虚妄一场,想来想去就觉得可不哀哉!何必还在这里争是非长短呢?这样,心就会调柔。
◎ 接下来说到归依“真实法身”,知道阿弥陀佛真实功德,这样才能起真实归依,这也是调柔心。
我们心要调柔,如果面对众生的对境,不容易;如果面对对自己极有恩德的,比如说小孩子绕着父母,特别是母亲,他的心就很调柔,妈妈怎么说都行,他哪怕哭着闹着,也在膝下绕来绕去。我们对一般众生,特别是知见不一样的,就容易起瞋嫌心。
所以归依,“南无”是归命、归顺、依靠、依从,就是随顺弥陀而转,佛怎么说,我们就顺着转。想到弥陀的救度,先在佛这边有调柔心,然后把这种心境扩而大之,对我们周围的父母、兄弟、莲友,甚至对自己,就会心地调柔。
以上两段是我们净土宗祖师的开示。
◎ 另外,世间法当中也有一些好的格言、方法。比如说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或者说“换位思考”“吸收人家的长处”等,这些都是可以借鉴使用的。特别是在我们人生当中,要有学习的榜样。比如自己个性刚强的,看到人家心性那么柔和,你就想着“我怎样向他学习”,羡慕,学习。
经文、祖师都说了,我们要对境,要上路,反复操练。这时候就会发现,“我这里不如人家,谁谁修为好,遇事不慌不忙,不急不躁,性情那么温和,对人那样有礼貌、有慈爱,语言也非常妥当”,有一个好的学习对象,回来就可以照着学。我们周围总是有这样的善知识,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你看每个人的长处,一比较,就有很多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