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十宗修行差别?

问:

南无阿弥陀佛。法师,请您谈一谈佛教十宗的修行方法、修行中的人、修行目的有何不同?

这个问题太大,一宗都说不明白,何况十宗呢?但既然问到,就简单说一说。

中国佛教一般讲大乘八宗,再加小乘两个宗派,成为十宗,小乘在中国不怎么流行,一般讲大乘八宗。

这十个宗派如果以净土的教理来分判,可以分为两大类:

◎ 净土宗算一类;

◎ 除了净土宗之外的九个宗派,不管小乘还是大乘,都称为“圣道门”。

“圣”是圣人的圣,“道”是道路的道,“门”就是门类,净土宗又称为“净土门”。

简单说一下圣道门和净土门,机、行、益这三方面的不同:

◎ “机”就是修行人的根机;

◎ “行”就是行法,用什么方法;

◎ “益”就是利益,要达到的目的、效果、利益。

【根机】

圣道法门,不管小乘大乘,都要求根机比较猛利。大乘佛法更是要发大菩提心,要求是上根利智。

【方法】

修行方法,以小乘总结来说,就是所谓戒、定、慧三学——清净持戒,修持禅定,开发无漏智慧。断见惑,断思惑,断尘沙无明惑——当然,无明惑是大乘的内容,小乘至少要断见思惑。大乘法门的修行方法,总结来说就是六度法门,发菩提心,修菩萨道。菩萨道就是六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扩展的话就是八万四千法门,或者说是六度波罗蜜、十度波罗蜜等等,再凝练的话,一般就称为“止观”,但还是讲“六度”的多。六度前五度是“行”,第六度是“智”,智行具足或者说福慧双修。如果以渐教法门来说,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即使顿教法门也要万行圆修,对根机的要求非常高。

【目的】

修行目的当然是成佛,小乘是以阿罗汉为目标,大乘就是以成佛为目标。以成佛为目标,第一步要达到现生不退,就是达到不退转,在娑婆世界断惑证真,断除一切的惑业,证悟真如佛性,乃至万行圆满,究竟成佛。这是大乘佛教的修行。

根机——上根利智,方法——六度圆修,时劫——三大阿僧祇劫,难行苦行。

所以龙树菩萨在《易行品》里就说“行诸难行,久乃可得,或堕声闻、辟支佛地”,长劫修行还未必就能得到,半路上可能就堕落了,所谓“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”,非常地难,称为“难行道”。

简单介绍之后,大家自己掂量掂量,就知道我们不是那个根机,多少历代祖师大德都认为自己不是那个根机,而是罪业凡夫、博地凡夫、旷劫流转。

【根机】

净土法门修行人的根机,上到等觉菩萨,下到五逆谤法、一阐提,最卑劣、造罪最勇猛的《观经》下下品。在凡夫位来讲,上上品到下下品,不仅凡夫位,圣位阿罗汉乃至菩萨初发心、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都不冤枉,所谓“三根普被”,净土的根机统含一切修行人。不过,这当中以凡夫为本。为什么呢?因为阿罗汉、菩萨圣者,都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了,没这个危险性和必要性,所以是特别针对凡夫;凡夫当中又特别怜悯造恶凡夫,因为善业凡夫可能还不至于下三恶道受苦,他有人天福报可以支撑,所以特别怜悯造业凡夫;造业凡夫当中特别怜悯临终凡夫,造恶直到临终之人,因为平生之人还有可能忏悔改转,造业一直到临终,现在不救马上就堕落了。所以《观经》下辈三品,就以一生造恶——造十恶罪、造破戒罪、造五逆罪,直到临终的时候,遇到善知识跟他讲念佛法门,所以你看这个根机,取最下劣的下下品的根机来显示净土法门包含一切——上智下愚、凡圣善恶。

【方法/目的】

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,造这么重恶的人到了临终,《观经》里说地狱的火都烧来了,死苦来逼,造罪的人心中迷闷、恐惧、慌乱,他还能修行什么呢?所以,非常简单,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,一心归命,三声五声、一声两声,乃至一声也念不出来,心中但有一念头,所以叫“上尽一形,下至十声一声等”,当下就见阿弥陀佛现身其前,放大光明,持金莲花来迎接。净土法门不择五逆谤法、临终之恶机;修行方法少在一声十声,长在百年,专修念佛。方法如此简单,根机如此低劣,而效果是阿弥陀佛当下现前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利益高超,绝对有把握,万修万人去。

这两者不可为比。
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话,需要进一步听闻有关净土的法义。

【圣净比较】

不管圣道法门、净土法门,从大乘佛法来讲,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成佛。只不过圣道法门是在此土,靠自己修行,断除一切惑业,断惑证真来成佛,那太难了,称为“难行道”。净土法门对根机没有选择,乃至五逆谤法、临终之机,一声十声、一日七日、一年七年十年地念佛,求到净土成佛。在娑婆世界没有这个力量,到净土就自然成佛,净土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报佛净土,到那里去就是佛的境界,所谓“极乐无为涅槃界”。

都是成佛,不过一个在此界,难行道;一个以佛的愿力往生净土,容易往生,容易成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