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善导祖师在哪部著作说下品下生在胎宫十二大劫是方便抑止说?善导祖师明确说有胎宫存在,譬如“三华障重开多劫”“残殃未尽华中合,十二劫后始华开”。
答:就这个问题,作以下四点回答。
第一,引用《观经疏》“逆谤除取问答”来解释这段文。
第二,说明对于方便抑止要怎么理解。
第三,说明方便抑止的对象是谁。
第四,说明下品下生往生极乐世界,到底有没有十二大劫。
一、明确的文证,“逆谤除取问答”之文
《圣教集•观经疏》第700页,“问曰:如四十八愿中,唯除五逆、诽谤正法,不得往生。今此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中,简谤法、摄五逆者,有何意也?”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说五逆谤法不能往生,《观经》下品下生说谤法不能往生,但是五逆可以摄取。两者看似矛盾,是有什么意义呢?
下面善导祖师就回答了。我们先看回答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。第一句说“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”;最后一句,在第701页第二行,“此义就抑止门解竟”。从这一头一尾的两句话,可以知道中间这一大段都是抑止门的内容。因为第一句是标示,“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”,意思是从哪个角度来说明、解释;最后是总结,“此义就抑止门解竟”,“竟”是完毕。在标示和总结中间的所有内容,都是从抑止门的角度来解释的。
“仰就抑止门”,“仰”,是下向上仰望,代表谦卑尊重,因为佛法义理深邃,佛恩浩荡,所以用“仰”字。“抑”,它的反义词是“扬”,扬是鼓励、提倡,“抑”是刻意地把它摁住。为什么摁住呢?怕众生起邪见,造罪。中间的抑止分为四段,第一、第二段是讲此土的抑止,第三、第四段是讲彼土的抑止,分为这两重。
(一)此土的抑止
此土的抑止是说,五逆谤法的人本来是可以摄取往生的,“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,方便止言‘不得往生’”,本来要摄取往生,这是佛发愿的本意,但是怕众生造这两种罪,所以抑止说“不能往生”。这里讲“方便止言”,可见得抑止就是方便。
这里又分为两层抑止:第一层是就五逆谤法都没有造,两个都抑止;第二层,五逆已经造了,谤法还没有造,五逆已造不能让他白白去流转,这样违背了佛发愿的本怀,所以彰显大悲,还要摄取;但是谤法罪没有造,再次抑止说“谤法就不能往生”。如果谤法罪又造了呢,回到发愿的本怀还是要摄取。所以,这个抑止就有两个层级,一个是五逆谤法双罪抑止,一个是摄取五逆抑止谤法。接下来如果两个都造了,还要摄取。
我们看文句,“如四十八愿中,除谤法、五逆者,然此之二业,其障极重,众生若造,直入阿鼻,历劫周慞,无由可出;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,方便止言‘不得往生’,亦不是不摄也。”这是解释四十八愿。
“又,下品下生中,取五逆、除谤法者,其五逆已作,不可舍令流转,还发大悲,摄取往生。然谤法之罪未为,又止言‘若起谤法,即不得生’。”这里的“止”,当然也是方便,其实是可以往生的,但是方便止言“若起谤法,即不得生”。
“此就未造业而解也”,是就他还没有造谤法业,“若造,还摄得生”,意义跟上面一样,本来能往生,这两种罪业非常重,恐他造此二过,所以方便止言,说不得往生。这是第一重。
(二)彼土的抑止
接下来是往生净土之后还有抑止,“虽得生彼,华合径于多劫”,对比前面的文句结构来看,前面有个“但”字,“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”,这里有个“虽”字,意思是一样的,“虽然,但是”,互相简略。
在此土是能不能往生的问题,在彼土是有没有花开见佛的问题。虽然到极乐世界也是花开见佛,但是恐怕我们世间的众生住于邪见,造这样的恶,所以说“虽得生彼”,方便抑止言“华合径于多劫”。这里有个“虽”字,虽也是转折之意,因为这整个一大段都从抑止门来解释,所以这里也是抑止的意思。
“此等罪人在华内时,有三种障: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,二者不得听闻正法,三者不得历事供养。除此以外,更无诸苦。经云:‘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’也。应知。”就是有这三种障来抑止。
然后说,“虽在华中多劫不开,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,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!”
最后一句话是摄取的意思。因为抑止不是最终的目的,这里就充分显示出摄取的温暖:这个造五逆谤法的众生本来是要堕地狱的,虽然在华中有多劫不开,但是比堕阿鼻地狱不是强多了嘛。所以,最后的结局是光明的、温暖的,是摄取的,显示这个意思。
这是第一点,祖师法语的文证。
二、对方便抑止要怎么理解
方便有两种:一是口上这么说,实际不存在;二是口上这么说,实际也存在。这里讲的“五逆谤法除还是不除,往生之后到底有没有华合”,这两点应该实际都有,没有造的时候不允许你造,说“不能往生”,它也真的有这个意思,才称为抑止。如果真的造了呢?还要摄取。所以,这两者都是存在的。
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还要抑止呢?如果说“反正往生都一模一样”,可能这个抑止力量还不够,有的人或许还不能正确理解。就说,“你即使往生到极乐净土,‘虽得生彼’,但是这个不殊胜,因为你造罪,所以还要经过多劫莲华才开”,这样人家就会对恶业谨慎,不造,少造。
这个抑止虽然是用五逆谤法最重的罪来抑止,其实佛心当中,只要你能做得来,小恶也不做那当然最好,它是一种趋向性的,显明佛的本意不希望我们为恶。但为什么选五逆谤法,不选其他,比如十恶、犯五戒?因为五逆谤法是最大的过,如果标准定得太高,就达不到抑止的目的了,用这两种最重的罪过,来显示佛的慈悲和抑止的方便。
所以,往生极乐世界之后,所谓“华合多劫”,是对此土往生的抑止延续到净土来说的,这样的抑止就很彻底,很慈悲,表达得比较透彻。
三、方便抑止的对象是谁
这个抑止是对谁说的呢?是对我们此界造业众生说的,不是对净土的菩萨说的。已经到净土了,还要跟谁去抑止呢?那有人说“这里不是明明说往生净土华合经历多劫吗?”这是对我们目前这个世间,造罪或者有可能造罪的众生抑止而说的。往生净土之后就不存在抑止的问题,直接显明真实的状况。
四、既然是方便抑止,下品下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十二大劫
我觉得这里的回答要非常慎重,因为经文明确讲有十二大劫,这是佛的境界,也是佛的智慧和慈悲。
一般来说,经文的含义或者教理的解释往往有两种:教劝门和实义门。教劝门是从教化劝导众生的立场,从这里出发该怎么讲;实义门是从真实本义的角度,解释是什么意思。
佛说法非常圆融、圆满,一句话可以摄受一切众生根机,深者见深,浅者见浅,权者见权,实者见实。所以,祖师解释一定两面都解释到,让你里里外外很透彻地了解佛说法的圆满和意趣,所以有教劝门和实义门,也就是所谓“顺教门”和“显实义”,顺着教化之门,显佛的真实本意,这两个角度。
下品下生往生有没有十二大劫?
(一)从教劝门的角度是有的。
因为《观经》这部经很特别,是从方便导入真实的,如果没有十二大劫,怎么是方便导入真实?抑止不成为抑止,方便不成为方便,这样就破了教劝门,教劝门也就不存在了。为什么存在教劝门?因为众生根机不一样,有的根机没有成熟,需要通过教化劝导慢慢成就他的善根,才可以引入实义。不能一开始就说往生净土没有十二大劫,因为本来讲九品往生,以九品众生导归一实佛境,所以它必须要有这样的案例,不然就不讲这些了。
像《法华经》,大家都知道是导三乘归入一佛乘,三乘教法就属于教劝门,一佛乘就是佛的真实本怀。站在佛的立场上,佛心中没有什么三乘,三乘是教劝的方便,一乘才是佛的本怀,佛说一切法都是为了一佛乘。
净土门当中,讲三辈,讲九品,包括下品下生十二大劫,这所有意趣都属于方便教劝门,教化劝导众生。因为众生在分别心、颠倒见中,在万有根机不等的情况下,怎样引导他们步步升进,入佛的实相智慧,这中间一定要有个教劝的方便。你直接把实义门显示出来,有的根机不成熟,就吓得退了,“怎么可能会这样?”所以,对小菩萨、初心行人不说深法和高法,必须经过教化门方便调化,善根成熟之后,再彰显实义门。像《阿弥陀经》就不讲这些,因为《阿弥陀经》的传布方式就是“正直舍方便”。
如果就下品下生往生来说,因为他造的罪业很重,有十二大劫莲花才开,“那要谨慎,不犯罪业”,这样会很好地兼护到我们在这个浊染世间的善根。而且要正确理解实义而不住于邪见,这要有一定的智慧,众生往往会偏。
(二)从显实义的角度来讲,往生极乐世界并没有十二大劫。
为什么呢?业性虚妄,不管重业轻业,它的本体是虚妄的,没有实体;而这句名号是实相法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一真法界,是涅槃界、莲花藏世界、无为涅槃界、报土,是完全实相法的展现。那么,到这样的世界去,怎么可能会有品位、十二大劫呢?因为业性虚妄,“一实能破万虚”,自然就破了。如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说“譬如千岁暗室,光若暂至,即便明朗;暗岂得言,在室千岁而不去耶!”房间里黑暗封闭一千年,但是光一打开,立即黑暗消除。黑暗说“我在这里待了一千年了,怎么你一来我就要走?至少等三百年再出去吧?”那不可能,光来暗去,立即消失!
累劫以来,我们的罪业累积得非常深、非常重、非常长远,但只要念佛往生极乐,“微尘故业随智灭”,所有一切大罪小罪通通当下消除。如暗遇光,如光破暗,就这样明显。
印光大师也打了个“片雪洪炉”的譬喻。众生罪业如一片雪,极乐世界如大冶洪炉,你不可能把罪业带到极乐世界去。讲带业往生,是就这个世界的众生还没有消尽罪业,但是却可以往生,就这种状态说带业往生,但不是把业带到极乐世界,到了极乐世界全部消融干净。这样的话,还有十二大劫吗?就没有了。
(三)各就有缘来理解,都符合佛法。
这里的顺教门和显实义,很多人好像还是听不懂,“到底十二大劫有还是没有?”好像要刨根寻底,其实这是凡夫的分别心不能理解圆融的佛法,以为在和稀泥,“什么教劝门有十二大劫,实义门没有十二大劫?两句话都给你说到了,到底有还是没有呢?”佛、祖师说法,意趣常处中道,教劝门、实义门必须两门并存,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化效果。如果我们不能圆融地理解,那就根据自己的根机选取一个,也符合佛法。
比如说,你认为有十二大劫,也是可以的,经文明确有这样的文句,也不影响;到了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呢?你去了就知道了。或者通过祖师显实义的开示,认为没有十二大劫,这样理解也是对的,跟经文不矛盾,因为是显实义。所以,各就有缘来理解,这就是佛法的妙处。
看上去矛盾,甚至是相反,但其实是一致的。打个譬喻,像一棵树,树干长到一定的高度分出两个树枝,叉开了,一个向东,一个向西,看上去它们的方向好像完全相反,但是它们的营养来源是不是都从树干来呢?都是的,它跟树干的本质没有差别。
佛所讲法圆融中道。比如莲花中十二大劫,众生的分别可能成为两种理解,一个认为真的有十二大劫,往这边走;一个说这是抑止的方便,就实义门来讲,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,这句名号是究竟圆满实相。这两种理解都正确,不过有角度不同,另外是随众生的根机,两种说法有同时存在的必要性。
因为我们众生都是偏颇的,有对这种教法的另外一种说法,就可以纠正偏颇。比如说,站在实义的立场上,虽然明了往生极乐并无所谓的十二大劫,是花开见佛的,但是如果仅有这一种说法,抑止的作用就没有,有些众生就会放逸、懈怠。有抑止就能让它平衡。如果只是抑止没有方便,当然不能显示究竟真实的意趣,从道理上讲也不够圆融,因为同一念佛为正因,“一实能破万虚”,“罪业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”,这些大乘佛法的极则法理又怎么解释呢?毕竟不能够达到最高的一真法界,不能到万法归一的“一”这个地方,还不是平等界,还有种种差别,不是究竟圆满真理的显现。所以,这两种说法必须同时存在。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 报土化土、胎生化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