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善导祖师思想和日本真宗的区别在哪里?
答:净土法门在日本的发展有一个脉络,从善导祖师到法然上人再到下面,把这个关系稍微梳理一下就比较清楚了。
善导祖师是站在总体的立场上,站在四十八愿的立场上。在四十八愿当中,突出第十八愿,所以他说“四十八愿一一愿言”,“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名号得生”,“四十八愿摄受众生,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定得往生”。善导祖师的著作比较广泛,有《观经疏》《观念法门》《法事赞》《往生礼赞》《般舟赞》,其实是配对五种正行的,尤其是四本书,是相对于四种:《法事赞》——读诵正行,《观念法门》——观察正行,《往生礼赞》——礼拜正行,《般舟赞》——赞叹供养正行。《观经疏》是教理上的,属于教义分(其他四本是行仪分),重点说明称名正定业,是以这部作为主干的;而正定业是依第十八愿建立的。所以,善导祖师的思想非常开阔、广大。善导祖师是这么一位祖师。
到日本以后,法然上人是把善导祖师的思想作了提炼。因为这么广大,一般人没有心量接受,也找不到主干,所以法然上人就写了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,列了十六章,这十六章都是突出选择本愿念佛,是突出本愿称名的。
所以我们就知道,善导祖师广泛、磅礴——四十八愿;然后到法然上人,简单、突出主题,选择本愿——第十八愿。
法然上人下面,又进一步细化,有很多流派。简单讲三个流派,一个是真宗,一个是时宗,一个是西山净土宗。
真宗又以第十八愿当中的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,以三心为根本,落在“信心”这方面来展开。当然它不可能反对“乃至十念”的行法,虽然有信有愿有行,它是以信作为立宗之本。就是说,在十八愿当中,它又强调某一方面,也就是“信”这一方面。这样不就更加细致了吗?很显然,善导祖师是一棵大树,法人上人是一个主干,到后来又分出细枝。所以,真宗是“至心信乐”这个立场上。
时宗的一遍上人,他是以“乃至十念”来立宗的,无论如何,有信无信,信深信浅,都归到“一向专念”。他总是叫人念佛,“你就归到名号,其他一切凡夫之心都是虚妄”,善恶皆迷,唯有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决定往生。也是非常干脆的,把“乃至十念”发挥到极致。
这样来看,真宗也好,时宗也好,都有发挥极致的地方。发挥到极致,既是长处,也是不足。长处是因为发挥到极致,不足也是因为在一个极处的地方,没有像法然上人那样完整地显现。
西山净土宗是强调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所谓机法一体。它的教理,意义也非常好,非常深入,机法一体的思想非常透彻。
真宗、时宗、西山净土宗,包括镇西等等,其实是在净土宗这棵大树上做了一个子系统加以展开。这样,我们知道了它们的位置,就会有一个通盘的考虑:有助于扶持教理的,可以借鉴;枝杈过多的,就避而不谈。简单地否定是不严肃的,也说明眼界太狭窄。有的人只知道真宗,其实日本的净土宗,大的系派是非常发达的。近一两百年间,真宗势力比较大,信徒比较多。历史上像时宗、西山净土、镇西,都很强盛。
了解这番因缘之后,再回头来说区别在哪里。
真宗有八个字,“信心正因,称名报恩”。在信心和称名的关系上,说:你只要信了,完全归命阿弥陀佛,因就具足了,往生就定了;为什么念佛呢?念佛是报佛恩的。
我们不这样说,我们说“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”。我们的落脚点,就落在“本愿称名”上,就行立信,以行摄信。前面讲信讲愿,是要归在一向称名当中,这样不落空。不论信深信浅,都归在一向专念。所以善导祖师最后的结论说: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,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。”这样,它的可操作性、可行性,它的高度和归趣,和善导祖师本身所要表明的义趣是完全一致的,没有偏离。
信心在本门也很重要,讲在哪里呢?就讲在“三心”的地方。深心属于散善门的内容,虽说定善散善,虽说两种深信,最后都要归在一向专念。
在修行的立场上,我们知道,前面的信愿都是前方便,到最后一向专念的时候,就不再把信愿放在嘴上,而是信愿行三都摄在这句名号当中。你说我念这句“阿弥陀佛”没有信没有愿吗?就不再说了。讲信讲愿还是初期的,到最后信愿都不提了。打个比喻叫“依解起行,行起解绝”,“解”就是信愿,“行”就是一向专念;一旦专修念佛了,信愿自然融在其中。就像跟人打交道,初次打交道,“我很相信你”,讲这句话的时候,彼此之间还不是很默契的;如果是老朋友,甚至刎颈之交,就不讲这些了。所以,如果真正体会到机法一体,念佛和阿弥陀佛一体,就不要再谈信谈愿了,那都是过渡阶段,早就过了,已经成为一体了,还谈什么信愿?一向念佛就可以了。
当然,这也是对机说法,也不要讲得太玄太高,否则会脱离法门的方向和利益。
归到称名这个地方,即使你懂的不多,也能“不虚入品之功”。如果以信心为正因,少数人能正确理解,也没有问题,他也会称名的,念念称名,“常怀惭愧,仰谢佛恩”;只怕有的人会概念化,而且主观的东西比较多。不像称名,称名就是事相,事就把理含在里面,不可能跳出去的。但是单讲信心就可能会损减称名,有人会说“我信了就可以了”,最后可能会落空。
当然,讲称名也可能有不足,比如,有的人会执著于自力。所以,我们所讲的称名,是“本愿称名”,是仰凭弥陀本愿力的,这就不至于落入哪一方面。
总之,善导祖师的思想完整、开阔、稳健;虽然非常高,但也能高能低,摄受一切根机的众生。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 ben愿称名、一向专称、信心、信愿、善导祖师、善导祖师净土思想、四十八愿、日本真宗、正定业、法义辨析、法脉传承、第十八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