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要求不执着,与我们执着追求成佛是否矛盾?

问:佛法讲无常和缘起,不执著;而我们追求成佛是常,这算不算执著?也就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分别,二者是否矛盾,如何统一?

净宗之声:佛没有定法可说,都是对机说法,对治一定根机的众生的烦恼、系缚,然后让其得解脱。

所以,佛法既说空,又说有。如果说“空”能破他的知见,就说空;如果说“有”方便他解脱,就说有。

比如这里问的“无常”,是从“空”来讲的;“缘起”现象,是从“有”来讲的;“不执著”,往往是从空门修行来说的。但是佛法讲的“空”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空无所有,它是空有双遮。“遮”就是遮断,遮断我们错误的见解,让大家能住于中道,取中道而觉悟解脱。

以此来讲,讲“空”的法门都要讲不执著,讲“有”的法门,那不妨有所执著。所以佛法并不是只讲不执著,也可以讲执著。

比如净土法门《阿弥陀经》就说“执持名号”。净土法门讲“指方立相”“执持名号”“厌秽欣净”,有厌有欣,有取有舍,就属于一种执著的法门。

圣道法门修行都讲不执著,为什么呢?因为它是证悟空性的法门,要证悟空性就不能执著,如果执著就不能悟得诸法平等的相状。诸法平等,怎么执著呢?连净土跟秽土都要平等,这是修行法门的一个入手选择点。

但是,佛法不是只有圣道门,大家都必须这样修行,不是这样。净土法门不妨指方立相,指出方位——西方,立出相状——净土种种庄严。

执著也好,不执著也好,都可以入道,都可以成佛。这两者应该说是入手不同,所谓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,本身并不矛盾。

另外,并不是说无为法不执著、有为法就执著,不是这么分别。

◇ 如果讲不执著,讲空性的法门,不论有为法、无为法都不能执著。

所以《心经》说“无智亦无得”,“智”就是佛法的空性智慧,“得”就是证果的阶位、层次,都属于无为法,但是也都不执著,所以叫“无智亦无得”。

◇ 如果依净土法门修行来说,不管有为法、无为法,都是执取。

比如娑婆是有为的境界,要厌离;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,要欣求。净土法门可以讲是执取的法门。

我们这样不能悟得平等空性的众生,就从有门而入。两门如果各对根机,都可以悟道成佛。究竟比较起来,有门比较适合我们下根众生。

从法门利益来讲,从空而入毕竟是摄受少数的,不如净土法门摄机更广大,利益更究竟圆满,方便易行,顿速超越。

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