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终有无必要屡屡问病人见何境界?

问:南无阿弥陀佛。hy寺把以下善导祖师的文章作为助念的依据,弟子以为不太妥当,所以向师父请教。

因为在实际操作当中,“看病人,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”,弟子以为这样的做法似乎不必,而只管一心念佛即可。

如果一直问病人见什么境界,会不会落入境界中?即有违“望佛本愿,一向专称”。请教师父,我们应怎么理解或引用善导祖师这段法语。

另外,“一依上念佛三昧法”,此处“念佛三昧”应怎么理解和行持?

净宗之声:

这是关于《观念法门》当中“看病人,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”的相关理解,关于临终助念的开示,提了四个问题。

第一,作为临终助念的依据是否妥当;

第二,是否不必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,只管一心念佛;

第三,怎么理解或引用大师这段话;

第四,怎么理解“念佛三昧”,如何行持。

问的意思我是明白的,主要是针对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,在实际当中怎么去做。

首先,就这一段法语作为临终助念的依据是可以的。既然是祖师的开示,我们来用,这是恰当的。

所以有疑问,像下面这样就问得好,“我们怎么理解和引用这段话?”如果直接否定说用这个不妥当,语言表达就太过了。

我们也知道这是祖师的话,祖师的话是有无上权威性的,作为后学,不能直接说不妥当。当然,我这里是提示性的,作为弟子问师父,都是畅所欲言,倒没有关系。

接下来,我想就这段善导祖师的法语跟大家共同学习一遍,文章出在《圣教集》的820页,也就是《观念法门》,这里讲到临终行法。我们先看这一段的眉注,临终行法当中分为两部分,一是约临终人,二是约看病人。

从两方面来说:

◇ 一方面是临终人,
◇ 一方面是来看望临终人的,也就是来助念的人。

就来助念、看望病人的人,又写了三点:

◇ 一是钞记圣相,
◇ 二是临终助念,
◇ 三是护避障缘。

我们来边看边读。

又,行者等,若病不病,欲命终时,一依上念佛三昧法。正当身心,回面向西,心亦专注,观想阿弥陀佛;心口相应,声声莫绝;决定作往生想,华台圣众来迎接想。病人若见前境,即向看病人说。既闻说已,即依说录记。

又,病人若不能语者,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。若说罪相,旁人即为念佛,助同忏悔,必令罪灭。若得罪灭,华台圣众应念现前,准前钞记。

又,行者等,眷属六亲若来看病,勿令有食酒、肉、五辛人。若有,必不得向病人边;即失正念,鬼神交乱,病人狂死,堕三恶道。愿行者等,好自谨慎,奉持佛教,同作见佛因缘。

这一段是交待临终人该怎么做的。


首先他说“行者”,可知这里的临终人并不是从来不信佛的,而是对佛法有信仰,也是念佛的人,所以他和我们一般助念的从来没有信佛念佛的,还是有差别的。当然,从来没有信佛念佛的人,你去给他开示之后,他信佛念佛,那就称为“行者”。“行者”就是念佛愿往生的人。

“若病不病”,这个行者的状态,或许身体还很健康,不是那么病苦;或许是非常病苦的。病,当然有重有轻。

“欲命终时”,就是不管他病重病轻、有病无病,时节是到临命终时。

“一依上念佛三昧法”,“一”就是一概、一切、完全。依据上面所说的念佛三昧法,上面说的“念佛三昧法”,是相对于“观佛三昧法”的。前面讲了两大类——观佛三昧法,念佛三昧法。

“念佛三昧法”是引用了《般舟三昧经》,其实是讲得比较严格的,但是它的要点是在最后,就是专念阿弥陀佛,见佛问“持何法得生此国?”阿弥陀佛报言“欲来生者,当念我名,莫有休息,即得来生”“专念故得往生”,也就是专念佛的名号。

下面这一段其实是解释怎样依持和实行念佛三昧法,有这几个方面:

“正当身心,回面向西”,这是仪轨,就是向着西方。

“心亦专注”,这指安心。

“观想阿弥陀佛”,这里虽然说到观想,也是就你的能力,因为这个人平常有念佛的,这也是助行,也未必说是行“定善观”,就是随力堪任,欣慕向往阿弥陀佛的净土,感悟、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等等,都属于这个内容。

接下来说念佛“心口相应,声声莫绝”,“心”就是安心,“口”就是口称,心中仰求、仰靠弥陀本愿,口中称念弥陀名号,这叫“心口相应”,或者说心中愿生弥陀净土,口中专称弥陀佛名,这也是“心口相应”。“声声莫绝”,就是一声一声地念。

“决定作往生想”,“决定”就是没有任何含糊,“作往生想”有两种意思:
● 第一就是不是求病好,决定要往生的;
● 第二是决定能往生的。

“华台圣众来迎接想”,这也是依据平常的听闻和善知识的教导,或者是熏闻法义,知道临终佛一定来迎接,就盼望这个。

这里大致讲的都是念佛的安心和起行作业。

接下来说“病人若见前境”,这个临终的病人,如果看见前面说的这些境界,也就是“华台圣众来迎接”的境界。

“即向看病人说”,报告给看病的人,说看见莲花,佛菩萨来迎接了等等。

“既闻说已”,看病的人听到他这样说了以后。

“即依说录记”,就把他说的记载下来。

“又,病人若不能语者”,因为不是所有病人临终都能说得出来,或者也不是所有时间都能说,有的人到最后说不出来了,他不能讲怎么办呢?

“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”,就是问的这句,旁边助同看护病人的人,“数数”,就是说不止一次,要问这个病人“你见什么境界啦?”

接下来讲的就是看病人的方法。

这里容易引起误解的就是“数数”,“数数”意思好像很频繁,其实这里讲的是看病人的体贴和安慰,就如同《观经》下品所讲的“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”。

就是说看病人要会细细地观察,其实也不是说三秒、五秒、一分钟、两分钟老是问,只是说你要看这个境界,如果这个病人很安详,没有什么变化,那你念着佛就好了。

如果突然发现情况异常,或者看见他很欢喜,或者看见他很恐怖,这个时候就知道他心里起了变化,就要细细观察,“你见到什么情景啊?”一般这个时候,他只能点头、摇头,给予一种明示或者暗示,讲话是不能讲了。这样我们通过观察、通过询问就能了解,来决定我们怎样去做。

所以下面根据这样的观察和询问,就说怎样助念。


“若说罪相,旁人即为念佛,助同忏悔”,“说罪相”也是问出来的,问的人看他很惊慌恐惧,“是不是见到不好境相了?是不是见到地狱众火了?牛头马面了?还是说你的冤亲债主来了?过世父母来了?”等等。

这些不好的景象,他要是点头示意,就安慰他:“不用恐怖,我们一道给你念佛。”大家就一道增强他的心力,这叫“助同忏悔”。

“必令罪灭”,这样念一段时间,一定让他心中安稳,罪灭得生。

“若得罪灭,华台圣众应念现前”,如果能够罪灭,可能境界就转了,很安稳了,很喜悦了,“是不是看见莲花了?是不是佛光来接引了?”如果他点头,那就“准前钞记”,跟之前一样把它记录下来。

其实刚才的提问也是很有道理的。我们在每次的助念当中,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反复去询问呢?这也是要看情形。

我们大致理解这样的精神,就是“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”这样的原则。

如果不善观察,也不擅于很细腻地作这样的引导,又没有什么经验,就是几个居士在那里从头念到尾,行不行呢?当然也是可以的。

下面说到“护避障缘”,就是有些不好的,可能引起障碍的因素要排除。


“又,行者等,眷属六亲若来看病,勿令有食酒、肉、五辛人;若有,必不得向病人边,即失正念,鬼神交乱,病人狂死,堕三恶道”。

就是来助念的人、看病的人要清净,喝酒吃肉、沾五荤辛这样的人要离临终人远一点。如果一定要靠近的话,可能会让他受影响,失去正念。因为这些都是业力比较重的人,只怕干扰了他,这样病人就会狂死。

“愿行者等,好自谨慎,奉持佛教,同作见佛因缘”,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这样,只是说我们为了谨慎起见,要把事情考虑得周全一些。

即使我们个人念佛觉得信心很足,平生业成,不受障碍,也不要自己冒险,或者是显示什么东西,在临终都不要这样。

还有问题说“如果老是问见何境界,是不是会落入境界?”

这里倒不会存在什么落入境界的问题。落入境界就是平常修行,比如修禅定,被一些境界所误导,自以为是得证圣果,这叫“落入境界”。

临终人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这不是受魔控制扰乱的时候,他只是见到什么就说什么,这时候见到的就是他心里的反应,根据这种见的情况,助念的人好作不同的引导。

这些也不会有违“一向专称”,因为我们问他见什么,跟他说什么,目的还是引导他一向专念。

见到好相倒不用说,大家欢喜念佛;见到罪相,也是“即为念佛,助同忏悔,必令罪灭”。总之,都是要归入一向专念、一心念佛。

再来,这一段应该和《观经》的下品上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下生合在一起来使用,这三品也是讲临终助念法。另外,在实际过程当中积累经验来使用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